奥滨尤妥珠单抗详细信息
所有名称: 奥滨尤妥珠单抗,奥妥珠单抗 佳罗华 Obinutuzumab(Gazyva)
奥滨尤妥珠单抗GAZYVA(obinutuzumab)是一种针对CD20溶细胞抗体和适用于与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联用,为有既往未治疗过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
品牌:罗氏(Roche)
结构:注射液
规格:25 mg/mL
价格:详询客服
注:本网站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嘱
药品简介
奥滨尤妥珠单抗(Obinutuzumab)说明书
GAZYVA(obinutuzumab)注射剂,为静脉输注
美国初次批准:2013
适应证和用途:
GAZYVA(obinutuzumab)是一种针对CD20溶细胞抗体和适用于与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联用,为有既往未治疗过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
剂量和给药方法:
用糖皮质激素,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和抗组织胺预先给药。为静脉输注稀释和给药。不要静脉推注或丸注。对6个疗程推荐剂量(28天疗程):
在疗程1第1天100 mg
在疗程1第2天900 mg
在疗程1第8和15天1000 mg
在疗程2-6第1天1000 mg
奥滨尤妥珠单抗详细说明书
奥滨尤妥珠单抗(Obinutuzumab)说明书
GAZYVA(obinutuzumab)注射剂,为静脉输注
美国初次批准:2013
适应证和用途:
GAZYVA(obinutuzumab)是一种针对CD20溶细胞抗体和适用于与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联用,为有既往未治疗过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
剂量和给药方法:
用糖皮质激素,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和抗组织胺预先给药。为静脉输注稀释和给药。不要静脉推注或丸注。对6个疗程推荐剂量(28天疗程):
在疗程1第1天100 mg
在疗程1第2天900 mg
在疗程1第8和15天1000 mg
在疗程2-6第1天1000 mg
剂型和规格:
1000 mg/40mL (25 mg/mL)单次使用小瓶.
禁忌证:
无
警告和注意事项:
输注反应:
患者用糖皮质激素,对乙酰氨基酚和抗组织胺预先给药。输注期间严密监视. 对反应中断或终止输注。
肿瘤溶解综合征:预料肿瘤溶解综合征;用抗高尿酸血症药物预先给药和充分水化尤其是对有高肿瘤负荷和/或高循环淋巴细胞计数患者。纠正电解质异常,提供支持性医护和监视 肾功能和液体平衡。
中性粒细胞减少:对感染监视。
血小板减少:监视血细胞计数和出血。出血的处理可能需要血液制品支持。
免疫接种:不要给活病毒疫苗GAZYVA给予前或期间。
不良事件:
最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 ≥10%)是:输注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热,咳嗽,和肌肉骨骼疾病。
奥滨尤妥珠单抗常见副作用
奥滨尤妥珠单抗(Obinutuzumab)不良反应:
输液反应(60.2%)
可能发生输注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血压降低,恶心,感冒,支气管痉挛,咽喉/喉咙刺激,呼吸道,喉头水肿,心房颤动,心动过速,超敏反应等。通常在开始给药后或给药后24小时内观察到,但在此之后以及第二次给药后给药时也观察到。据报道,在预先服用抗组胺药,退热镇痛药和皮质类固醇的患者中也发生了严重的输液反应。如果发现任何异常,请采取中止给药,中止给药,改变给药率等措施,采取适当措施(抗组胺药,解热镇痛药,皮质类固醇等。
肿瘤塌陷综合征(0.9%)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请停止服用该药物,采取适当措施(服用生理盐水,高尿酸血症,透析等治疗剂),并使患者保持良好状态,直到症状恢复。
血细胞减少,白细胞耗竭
可能发生低细胞增多症(43.0%),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6.2%)和白细胞减少(8.4%)。据报道,经过一周多的时间,它会发展。
血小板减少症(10.5%)
可能会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包括在使用该药物后或之后24小时内发生的血小板减少症),并经常在第一个周期内报告。另外,出血可能导致死亡。如果发现任何异常,请采取适当措施,例如血小板输注和停药,并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直至恢复。
感染(35.2%)
据报道,由细菌,真菌或病毒(败血症,肺炎等)引起的感染会导致死亡,因此,在用这种药物治疗期间和之后,应仔细监测患者的状况。
乙型肝炎病毒重新活化引起的重型肝炎,肝炎加重(发生率未知)
可能致命。如果发现任何异常,请采取适当措施,例如立即施用抗病毒药。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发病率未知)
在使用这种药物治疗期间和之后,仔细观察患者的状况,如果出现意识障碍,认知障碍,麻痹(半瘫痪,肢体麻痹)和言语障碍等症状,请使用MRI。进行诊断性成像和脑脊液检查,中止给药,并采取适当措施。如果诊断为PML,请勿重新服用该药。
心脏疾病(发病率未知)
据报道有心律不齐(心房颤动等),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情况,导致死亡。
胃肠道穿孔(0.1%)
间质性肺疾病(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