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资料库
头颈部癌概况头颈部癌的症状有哪些?
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的常见症状
口腔溃疡超过2周不愈;嘴唇、口腔或咽喉的肿物;咀嚼困难或吞咽疼痛;持续鼻塞或鼻出血;颈部或颌部肿胀;持续声嘶或声音改变;耳痛;伸舌受限;面部或上颌疼痛;口腔粘膜上异常的白色(粘膜白斑病)或红色斑块;
口底癌
口底癌以发生左舌系带两侧的前口底最为常见。局部可出现溃疡或肿块。由于口底区域不大,极易侵犯舌系带而至对侧;并很快向前侵及牙龈和下颌骨舌侧骨板;进一步侵人骨松质后,可使下前牙发生松动,甚至脱落。向后侵犯,除波及后口底外,还可深入舌腹肌层。晚期向深层侵犯口底诸肌群。侵犯舌体后可导致舌运动障碍,固定于口内。此时病人多有自发性疼痛,流涎明显。有时口底癌可起自一侧后口底,此种口底的口底癌更易早期侵犯舌腹及下颌骨。
口底癌可来自白斑或扁平苔藓恶变,此时癌周或可见伴存的白色病损。
口底癌,特别是前口底癌极易发生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最易侵及的是颏下及颌下淋巴结,后期则多转移至颈深上淋巴结。
腭癌
硬腭鳞癌发病年龄与牙龈癌相似,但比舌及颊癌稍晚;中位年龄在50岁以后。患硬腭癌(不管鳞癌还是涎腺癌)的男性比女性多。
腭癌常先起自一侧,并迅速向牙龈侧及对侧蔓延。多呈外生型,边缘外翻,触之易出血;有时亦呈溃疡型。腭癌周围的粘膜有时可见有烟草性口炎或白斑存在。由于腭粘骨膜与腭骨紧贴,故易早期侵犯骨质。
腭癌晚期可波及软腭、腭侧牙龈、牙槽突,甚至浸润至牙槽突的颊侧牙龈。与牙龈癌比较,同样可出现牙松动,甚至脱落,但多发生在晚期而不是早期。
腭癌侵犯腭骨后,晚期可穿通鼻腔,在鼻腔底出现肿块;或穿破上颌骨底部,进入上颌窦,成为继发性上颌窦癌,并出现上颌窦癌症状。
腭癌的淋巴结转移主要侵及颌下淋巴结及颈深上淋巴结;咽后淋巴结转移在临床上很难判断,多在手术中才发现。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晚期腭癌多发生双侧颈淋巴结转移。在我们行双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病例中,原发于腭部者竟占首位(48%)。可能腭癌超越中线的机会比其它部位更多所致。
牙龈癌
牙龈癌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溃疡型或外生型,其中以溃疡型为多见。起始多源于牙间乳头及龈缘区。溃疡呈表浅、淡红,以后可出现增生。由于粘骨膜与牙槽突附丽甚紧,较易早期侵犯牙槽突骨膜及骨质,进而出现牙松动,并可发生脱落。
牙龈癌无论起自颊(唇)或腭(舌)侧均可通过牙间向对侧蔓延;向外侧各自向唇颊沟,向内侧则各自向口底及腭部侵袭;向上可破坏上颌窦底,穿破骨质,进入上颌窦,成为继发性上颌窦癌;向下可波及下颌骨,晚期甚至发生病理骨折。牙龈癌侵犯骨质后,X线片可出现恶性肿瘤的破坏特征一虫蚀状不规则吸收。
牙龈癌常出现颌下淋巴结转移,后期则颈深上群淋巴结受累。牙龈癌如位于前牙区(特别是在下前牙区),可出现颏下或双侧颈淋巴结转移。
舌癌
舌癌早期可表现为溃疡、外生与浸润3种类型。有的病例的第一症状仅为舌痛,有时可反射至颞部或耳部。外生型可来自乳头状瘤恶变。浸润型表面可无突起或溃疡,最易延误病情。
舌癌进入晚期可直接超越中线或侵犯口底,以及浸润下颌骨舌侧骨膜、骨板或骨质。向后则可延及舌根或咽前柱和咽侧壁。此时舌运动可严重受限、固定,涎液增多外溢,而不能自控,进食吞咽、言语均感困难。疼痛剧烈,可反射至半侧头部。
舌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很高,文献报告可达60%~80%,我科的统计为40%左右。转移部位以颈深上淋巴结群最多,以后依次为颌下淋巴结、颈深中淋巴结群、颏下淋巴结、颈深下淋巴结群。转移率及个数随T分类而逐渐增加。T4及晚期复发病例可转移至颈后三角淋巴结群(即横链与副链的淋巴结)。侵犯
中线、越过中线或原发于舌背、舌尖的舌癌,则可发生双侧淋巴结转移。
舌癌至晚期可发生肺部转移或其它部位的远处转移。
颊粘膜癌
颊癌早期一般无明显疼痛,当癌肿侵犯浸润肌等深层组织或合并感染时,出现明显疼痛,伴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直至牙关紧闭。牙周组织受累后,可出现牙痛或牙松动。患者常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亦可累及颈深上淋巴结群。淋巴结肿大可由于癌瘤转移,也可能系感染所致,应注意鉴别。
唇癌
唇癌多发生在唇的一侧,特别常见于中外1/3部分。平均病程可达2年以上。病损可表现为增殖、疣状等外生型,亦可表现为溃疡型。随病程进展可同时伴有增殖和溃疡,边缘外翻高低不平。病损表面常出现血痂及炎性渗出甚或继发感染。晚期病例可侵及全唇并向颊部、肌层、前庭沟扩展,甚至侵犯颌骨。下唇癌由于影响口唇的闭合功能,患者可伴严重的涎液外溢。
不少病例在癌周伴有白斑等癌前病损存在。根据淋巴流向,可出现颏下、颌下、颈深上淋巴结转移;对上唇癌病员应特别注意检查腮腺淋巴结。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