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资料库
上皮样肉瘤概况上皮样肉瘤是什么病种?上皮样肉瘤详细介绍
上皮样肉瘤(epithelioid sarcoma)为缓慢生长的皮内或皮下结节,组织来源尚不明。几乎所有的损害均发生于四肢,一半以上发生于手或腕部。结节聚集中央处坏死而周围呈栅状排列。瘤细胞有两型均有不典型胞核,肿瘤主要发生于20~40岁的青年人,2/3发生于男性,四肢末端多见,文献报告一半发生于手部,最初的发现是皮下1cm左右直径的无痛结节,2~3个月后破溃,出现溃疡,渐向深部浸润,沿筋膜、肌腱、神经浸润。
上皮样肉瘤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在儿童和老年人少见,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远端型(即经典型,主要位于四肢的末端)和近端型(发生于头颈部及躯干),以前者多见。远端型以手腕部多见,肿瘤表现为生长缓慢的结节或斑块,如侵犯真皮,可能引起溃疡,进展期皮损可表现为线状排列的溃疡性结节,通常直径<5 cm,沿血管、神经及筋膜扩散,如累及大神经,可出现疼痛、感觉异常甚至肌肉萎缩。
近端型上皮样肉瘤发病年龄偏大,通常为深部多发软组织肿块,体积较大,最大者直径可达20 cm,好发于头颈部、盆腔、腹股沟区、会阴肛旁区、外生殖器区等,发生于盆腔者常易产生压迫症状。上皮样肉瘤虽然是一类低度恶性的肿瘤,但由于早期即有淋巴结及肺转移,所以建议广泛性或根治性切除。
下一篇:上皮样肉瘤的病因是什么?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