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药可治”≠“无路可走”:医康行抗癌锦囊!

时间:2022-05-25 15:40:58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癌症,说到底,还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疾病。

  绝大多数患者,在与病魔缠斗或长或短的时间后,都会走向生命的尽头。

  然而,作为一个肿瘤科的医生:我们并不恐惧,我们并不悲观,我们甚至常常能从患者那里,获得由衷的喜悦和温暖的感动。

  一个17岁的女孩,面庞清秀,正在读高二。由于咳嗽、痰中带血,被父母和老师硬拽着来到医院,一查两肺都是恶性的结节,凭经验并不像是肺癌。女孩在后续的一个多月,经历了1次支气管镜,1次肠镜,2次胃镜,3次活检,最终确诊:晚期胃癌合并双肺广泛转移……这样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不足1年。女孩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虚弱的身躯里传奇般滋养着一股永不言败的生命力……某天,萝卜医生值班,晚上10点多,发现她的床头灯一直亮着,进去一看,她还在做数学题;她说,她每天都看微信群,同班同学一有空就给她补课,“我希望我的生活尽量和以前一样,白天上课、晚上自习、课间与闺蜜聊聊天;这普通而熟悉的生活,或许不多了……”

  一个晚期乳腺癌的阿姨,看样子是一个职场的女白领,对医生和护士都客客气气的,也很配合治疗。唯一异常的,就是轮流陪着她的家属:两个五十岁左右、互相不打照面,但总是准点“交接”的,职场经理模样的男子。两个人都对患者的病情非常关心,经常来问,搞得医生们有些不悦“早上你们家另外一个家属已经来问过了,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再问一遍“,这时候两个男子,都会礼貌地垂耳恭听,然后找一个蹩脚的理由,陪着笑,让我们再讲一遍。十几天过去了,我们才发现其中的奥秘:来陪她的两个男子,都是患者的前夫;两个人曾经为爱大打出手、两败俱伤,这一次听说前妻病重,义不容辞、心照不宣地赶来照顾,并努力保持了基本的和谐……伟大的爱情,令人肃然起敬!

  一个退休的老干部,78岁,晚期肺癌,已经服用靶向药10年多,一直没有耐药。每次都自己一个人来复查、评估、领药。由于多年的治疗,老先生的四肢(对的,双手、双脚)早就布满了针眼,每次抽血都非常艰难,有时要扎五六针。老先生从无怨言,永远都笑着配合我们,有时候还会帮忙维持秩序,还会帮新来的病友指路……“我退休3年多就得了这个病,到现在还挺好。为了给自己治病,以及搞明白你们医院弯弯绕的就医流程,我每天都在学习;多亏这个病,否则早就老年痴呆了,因病得福……”虽然没有任何科学的证据,我们一直坚信:乐观的心态,是老先生一直不耐药的奥秘之一。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些平凡而了不起的患者及其家属们,给予我们肿瘤科医生聊不完的“八卦”,让我们在轮值完无数个夜班,抢救完无数个重症,承受完无数通委屈之后,疲惫的心底里,依然有一抹永恒的亮色:生命是伟大的,人间依然有真情!

  言归正传,今天要讲的是,那些被国内的公立医院或明或暗地告知“无药可治”的患者(“病这么久,该用的也都上了”,“我们已经尽力了”,“患者一般情况不太好,要不先回家调理一下,等情况好转,再来接受治疗”),他们下一步还有什么办法!

  1国外上市的抗癌新药,60%内地买不到!

  其实,最近二三十年,肿瘤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世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已经累计上市了100多个抗癌的新药,有的能大幅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的能大幅度降低要去的副作用,有的甚至能让一部分患者治愈。然而,这些在欧美上市的新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60%在国内无法使用,

  因此,对于部分身体情况尚可,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其实可以找一找国外的新药:只要在欧美已经上市的新药,在我国的港澳地区,均可购买到正版的真药。

  医康行海外医疗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经和港澳十几位医生建立了合作关系,病友可以通过我们,获得全网最实惠、最靠谱的抗癌新药。

  靶向T790M突变的新药AZD9291,如果一线使用,可以让晚期肺癌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达到2年。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在赫赛汀基础上再加上一个二代的靶向药:帕妥珠单抗,平均生存期可以延长1年。

  晚期乳腺癌的患者,在接受完常规的化疗之后,用新型的PARP抑制剂:niraparib维持,平均生存期可以翻3倍。

  PD-1抗体的出现,让恶性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翻了一倍;同时让诸多实体瘤患者,有一线生机能达到临床治愈,长期生存(5年、10年、甚至更久)。

  甚至,连软组织肉瘤这样的少见肿瘤,10月中旬,美国上市了一个新药,olaratumab,和传统的阿霉素连用,总生存期延长近1年。

  2最佳支持治疗,有时也能救命

  一部分被公立医院建议“先回家调理”的患者,并不是由于没有药物,而是的确因为一般情况差,暂时不适合接受化疗、放疗和手术。这种类患者的脏器功能大多存在缺陷,或者合并严重的基础病:严重的贫血、肝功能受损,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等等。

  对这样的化疗,我首先建议:尽力而为,接受最佳支持治疗(best supportive care)。对症治疗、止痛、营养支持,都非常重要。肾功能衰竭就做血液透析,白蛋白低就输白蛋白,水肿就利尿,吞咽困难就做PEG或者肠外营养等等。有时候,我们让患者“回家调理“的时候,我们内心是忐忑的。但不少病人,真的相信了这个“善意的谎言”,回到自己熟悉的老家后,找了个二级医院或者社区医疗中心进一步疗养。情况竟然一点点改善了,几个月后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要求积极治疗。“大夫,我回来了。这一次,达标了吧”。遇到这样的场景,我们是非常开心的。积极治疗之后,有的病人,再次获得了疾病缓解,甚至长期缓解。生命,有时候是非常顽强的,顽强到让鬼神和病魔都却步!

  当然,我也不建议、不鼓励大家倾家荡产来治疗已经病危的亲人。记住一句小编的格言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生死是自然规律,而生活还要继续——愿世间有爱,天下无癌!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