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乐替尼上市后适用于哪些病症?

时间:2022-05-25 23:18:23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由于肺癌能够轻易的转移到脑部,研究人员发现了比克唑替尼更有效地跨越血脑屏障的新一代ALK抑制剂,希望能够预防新的脑转移和缩小现有的转移。艾乐替尼似乎就是这种理想药物,因为它比克唑替尼预防新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癌症转移效果更好。艾乐替尼治疗组存在脑转移的患者中,81%的患者病灶缩小,而克里唑替尼仅使50%的脑转移患者病灶缩小。

  艾乐替尼(阿来替尼)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疲劳,便秘,水肿,肌肉疼痛和贫血。艾乐替尼组有41%的患者出现严重副作用,克唑替尼组50%的患者出现副作用。两组患者中由于严重的副作用而停药,中断或改变治疗患者比例相同。肺癌患者应该接受ALK突变检测,因为“如果发现了ALK突变,与化疗或免疫治疗相比,以ALK为主的治疗肯定是更好的。”

  艾乐替尼上市后,让ALK阳性肺癌患者看到了希望,艾乐替尼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也是很好的,并且艾乐替尼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有效控制脑转移,这也是艾乐替尼能被一线推荐用药的原因。

  ALK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生的概率,差不多只有百分之五左右,是突变概率较低的一种类型。它在非小细胞肺腺癌、年轻患者(小于60岁)以及不吸烟的人群中发生率较高。截至目前,FDA批准的用于ALK突变阳性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药物共有三种(克唑替尼、色瑞替尼、艾乐替尼)。

  美国药品名称:Alecensa,FDA批准Alectinib(2017年11月6日)用于:一线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中有突变并已转移(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非小细胞肺癌。用于:既往接受Xalkori(crizotinib,克唑替尼)治疗后病情进展或对Xalkori不耐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