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纳替尼(PONATINIB)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手段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领域的病理生理研究及个体化治疗已取得了显著进步。Elias Jabbour等通过检索近期及经典文献,发表了相关内容综述。最主要的治疗突破是针对特异转录本和特异白细胞表面抗原的治疗。在一线治疗中加入新的单克隆抗体和其他靶向治疗方法显示出了很有前景的治疗效果。
确诊ALL需骨髓淋巴原始细胞至少20%。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可用于鉴别B细胞或T细胞来源,前者占成人病例的75-80%。2016年WHO分类添加了2种暂行分类:B-ALL伴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iAMP21)和BCR-ABL1样B-ALL伴酪氨酸激酶或细胞因子受体易位。Ph样ALL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占儿童ALL的11%-14%,占青少年21%,占年轻成人27%),发病高峰为年轻成人。
约一半的患者有细胞因子受体样因子2(CRLF2)重排,该基因编码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受体。在CRLF2重排者中,一半患者有JAK突变。二代测序在非CRLF2重排患者中发现了设计酪氨酸激酶的嵌合融合基因。表达ABL1、ABL2、CSF1R和PDFGRB融合的细胞系和人类白血病细胞在体外和体内对ABL家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敏感(如达沙替尼),伴EPOR、IL-7R和JAK2重排者对JAK抑制剂敏感(如芦可替尼)。伴ETV6-NTRK3融合基因者对间变淋巴瘤激酶抑制剂(如克唑替尼)敏感。
T细胞ALL是基于胞浆CD3阳性和CD2、CD5、CD1a、CD7、CD52和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的表达确诊的。分为3个亚组:皮质/胸腺(55%;CD1a阳性),髓质/成熟(20%,胞膜CD3阳性)和早期T细胞(25%;双阴性)。后者包括早期前体T细胞(ETP)ALL(5-8%),传统化疗治疗预后极差,需要在获得首次完全缓解(CR)后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早期前体T细胞ALL的特点是表达CD1a,sCD3和CD8,CD5弱表达(<75%阳性),表达至少1个髓系或干细胞相关标记。细胞遗传学分析可发现某些具有治疗指征(Burkitt,Ph阳性)或提示预后不佳的异常,如t(v;11q23)、亚二倍体和复杂染色体核型(≥5个异常)。
近期,研究者发现了亚二倍体ALL的基因基础,分为2种亚型。近单倍体ALL(24-31条染色体)具有靶向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和Ras信号(71%)以及淋巴样转录因子基因IKZF3(13%)改变。低亚二倍体(32-39条染色体)的特征性改变是TP53(91%)、IKZF2(53%)和RB1(41%)。近单倍体和低亚二倍体白血病细胞均出现了Ras信号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通路激活,并对PI3K抑制剂敏感。总体而言,ALL的基因谱研究揭示了新的预后标志物、治疗靶点和ALL亚型。如患者需要,请咨询医康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008-1867.
上一篇:尼拉帕尼的优势?
下一篇:卡博替尼治疗的多靶点有哪些?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