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VO120 研究突破:Inavolisib 为乳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时间:2025-01-02 09:32:28   来源:网络  编辑:医小猫

INAVO120 研究突破:Inavolisib 为乳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项 III 期、双盲、随机INAVO120研究达到主要终点,显示与安慰剂联合 palbociclib-氟维司群相比,在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或完成后 12 个月内疾病复发的 PIK3CA 突变、激素受体 (HR) 阳性、HER2 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将 inavolisib 添加到 palbociclib-氟维司群中导致无进展生存期 (PFS) 显著延长。

尽管 inavolisib 组某些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但因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疗的患者比例较低。英国伦敦皇家马斯登医院和癌症研究所的 Nicholas C. Turner 博士及其同事于 2024 年 10 月 30 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PIK3CA 的激活突变发生在大约 35-40% 的 HR 阳性乳腺癌中。这种突变的存在是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并且是对 PI3K 抑制剂反应的预测生物标志物。驱动 HR 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三个关键致癌途径(雌激素受体、CDK4/6 和 PI3K)高度相互关联,具有复杂的反馈机制,可能驱动适应和对治疗的耐药性。以前使用他们的同步阻断药物不成功,主要是因为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

inavolisib 对 p110α 的增强选择性抑制和突变 p110α 的降解可能导致更宽的治疗窗口。首次人体阶段表明,inavolisib 可以以每种药物的最大单药剂量与 palbociclib 加氟维司群联合使用,没有药物间相互作用,可接受的副作用特征,并且在 PIK3CA 突变、HR 阳性、HER2 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中具有有希望的初步抗肿瘤活性。

INAVO120 研究突破:Inavolisib 为乳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INAVO120 年,研究小组比较了口服剂量为 9 mg 每日一次的一线 inavolisib 加 palbociclib-氟维司群(inavolisib 组)与安慰剂加 palbociclib-氟维司群(安慰剂组)在 PIK3CA 突变、HR 阳性、HER2 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这些患者在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或完成后 12 个月内复发。

除了所有纳入患者在完成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或之后 12 个月内的疾病复发或进展外,该研究还丰富了具有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患者,例如约 50% 的患者至少三个器官转移,约 50% 的患者肝转移。超过 90% 的患者的 PIK3CA 突变状态是通过使用基于 ctDNA 的测试来确定的。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 PFS。

共有 161 例患者被分配到 inavolisib 组,164 例被分配到安慰剂组;中位随访分别为 21.3 个月和 21.5 个月。inavolisib 组的中位 PFS 为 15.0 个月 (95% 置信区间 [CI] [CI] 11.3 至 20.5),安慰剂组为 7.3 个月 (95% CI 5.6 至 9.3)(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比为 0.43;95% CI 为 0.32 至 0.59;p < 0.001)。

INAVO120 研究突破:Inavolisib 为乳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所有关键的预先设定的临床亚组和敏感性分析中普遍观察到 inavolisib 的益处,并得到次要终点分析的支持,有反应的患者百分比和反应持续时间有显著改善。inavolisib 组 58.4% 的患者和安慰剂组 25.0% 的患者出现客观缓解。总生存期分析显示,在中期分析中,数字趋势有利于 inavolisib 方案;随访正在进行中。

Inavolisib 联合 palbociclib-氟维司群的安全性与方案中单个药物的安全性一致。inavolisib 组 3 级或 4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 80.2%,安慰剂组为 78.4%,3 级或 4 级高血糖为 5.6% 和 0%,3 级或 4 级口腔炎或粘膜炎症为 5.6% 和 0%,3 级或 4 级腹泻为 3.7% 和 0%。未观察到 3 级或 4 级皮疹。因不良事件而停用任何研究药物的比例为 inavolisib 组 6.8% 的患者,安慰剂组为 0.6% 的患者。

高血糖是 PI3K 抑制剂的一类效应。该方案允许在高血糖风险患者中预防性使用二甲双胍,并建议早期使用地塞米松漱口水作为口腔炎的治疗或预防。

作者得出结论,他们的研究表明,inavolisib 可以与 CDK4/6 抑制剂和内分泌治疗联合使用,每种药物的全剂量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水平和副作用。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